很多学生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拿到录取通知书,顺利赴美国留学,但是在大学期间的四年,又会面临很多问题,稍有不慎就会在自己的成绩单上画上一个叉。下面看看这位同学大学四年的经历吧。
在刚进大学的超好个学期,我和所有大一新生一样,什么社团都想参与一下,只要哪里有活动,哪里就有我。
很多大学生都说,大学期间的3S(Study:学习;Social:社交;Sleep:睡眠)不可能做到完美平衡,我就是非常典型的因为社交而牺牲了睡眠和学习的学生。
并且,大一时候的我并没有意识到成绩的重要性,导致我超好个学期的成绩是一个历史性的污点。不过不用担心,教授们都懂大一的心态,后面的分享里我也会谈一谈怎么让自己的成绩好起来。
在到了大三左右大家都开始按部就班地找实习、工作或者申请研究生的时候,我慢慢地意识到我的成绩单上的数字,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别人衡量我水平的一大标准。
虽然美国人并不光以成绩评判一个人,但如果换个角度想想,一个连自己的成绩都管理不好的学生,又怎么会有能力完成好工作上的任务呢?
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不管如何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课业成绩本身依然是学生的本分工作。一份不那么完美的成绩单虽然不足以让我被全盘否定,但是依然使我需要在其他方面加强自己的能力来弥补成绩的不足。
在申请工作或者研究生的时候,我需要更好的工作经历,更完美的个人陈述以及更优秀的面试表现,才可以与我的学霸同学们站在同一个平台上。
当然,因为学校课业压力程度的不同,光是看数字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绩好坏。每一所大学甚至细到每一个专业都有自己的GPA标准和平均水平。
我所在的大学是出名的学霸学校,非常注重本科教育的质量,所以在我们学校,一个3.5的GPA所意味的学术水平可能是可以和一些其他层次学校的3.8划等号的。
那么,成绩单并不是那么出色的话怎么办呢?其实也完全不需要慌张。如果我们理解了成绩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就可以知道其实一个表现稍微差强人意的学期其实不会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试想,如果我们要招聘一个学生,我们会更在意他的成绩在学校期间是否是在走上坡路或至少是持平,以及他的课程到底给予了他哪些实用的知识,而不是光去关心一门课到底得了A还是B。
所以,努力提高成绩的同时,也需要注意所上的课程对自己是不是真的有用,在每一节课学到的东西是否都有吸收。毕竟对于我们来讲,花点小聪明在考试中拿到优秀比真正理解知识有时简单得多。
早毕业和双学位都不是问题。很多人选择在美国上大学,是因为专业的转换非常自由,课程的安排也很自主,所以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找到我们真正想读的专业。
在这个基础上,稍微多在自己的时间表上用用心思,可以给自己节省很多时间、精力,甚至学费。
就我自己的情况来讲,我在大一期间其实并没有好好的安排自己的课程,不过因为后面的调整,也做到了三年完成毕业的要求,并且在大四的上学期成功地参与了Study Abroad和实习项目并顺利毕业。
刚进学校的时候,大部分人应该和我一样对所有课程都有很多期待,并不想太快确定自己的专业。
这个时候有两个非常好的办法可以给自己接下来的学期节省时间:
首先,每个学校对于毕业都有一部分的硬性要求,即必修课程。在大一的时候可以针对性的多选择一些满足要求的必修课,来为以后的专业课程或者实习、Study Abroad腾出时间。
第二,根据每学期自己的工作量,尽量平衡文科和理科、实验课和写作较多的课程。有些课看似工作量不大,但会有很多小组作业需要课后开会或者参加相关活动,也会很占据时间,尽量不要把这类型的课都安排在同一个学期。
超后,明确自己的目标很重要。对于自己来说,是想要早点毕业、拿双学位还是完全享受整个大学的过程?这几件事情的重要程度的不同,也应该体现在自己选择的课程表上。
之前提到了我大一的成绩并不是那么理想,所以我在大一下学期经历了一个“魔鬼学期”。因为要给之后的专业课程安排时间,同时需要提高自己的绩点,而且我的两个专业的高阶课程都需要提前上好初级课,所以我当时的课程选到了学校的上限学分。
在那一个学期里,我的每天日程基本上从早八点上课开始,到晚上八点是没有缝隙的,包括和教授、小组开会,做作业、竞赛,和去社团的时间。
但是因为我也安排了一节“水课”,比较少的作业量让我得以花更多精力去注意别的科目。一个学期过的非常充实,超后也成功的把绩点拉回了轨道上。
现在回头想想,如果不是当时顶着这么大压力,我还是蛮推荐大家都给自己一个魔鬼学期的。毕竟在经历了那一个学期之后,我的时间管理能力和抗压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
很多同学一定在刚来美国的时候都听到过老师告诉自己,要try hard,要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我想用自己的例子来告诉大家我对try hard的理解。
一个超普通的例子:大一的时候,因为是新生,很多人都选不到自己想要的课程。我跟所有我的学弟学妹们都这么讲:如果你是真的需要并且喜欢这一门课,那么是不会有选不到的可能的,为什么呢?
因为美国的选课系统里面有一个叫做override的东西,即一门课程注册人数已经满了的时候,教授可以给你特例添加你到这门课里面。不夸张的说,因为我的专业太普通,每一门课都很火,所以我至少80%的课都是靠教授给override才选上的。
这个时候,try hard就显得尤其重要。也许超好二次向教授申请会被拒绝,但(至少我认为)try hard 的意思不仅仅是去试着要,而是坚持。
我经历过作为大一学生跟大四要毕业的学长抢课,也经历过邮件被拒绝然后去教授办公室门口堵教授、或者是提前写好学习计划递给教授过目,总而言之,我需要的每一节课,超终都成功的得到了教授的批准。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应用到很多别的事情上面。我的经验告诉我,只要你的理由充分,目的合理,很多事情都是有特例的(当然我也遇到了很多好心的教授和工作人员,给我的大学经历开了很多小门……)。
很多大学会有各式各样的要求,比如大四的学生不可以出国学习,或者一些必修的课程必须在学校完成。但是学校也有相应的office来处理一些特殊情况的学生并且对于合理的情况给予特别对待。
我可能是我们学校毕业之路超奇葩的学生之一,我的超后一学期是在伦敦交流项目上的,并且在学期毕业的时候还有几门必修课程没有完成。
在决定要交流之后,我前后找到了各个相关系的系主任,学校主任和课业指导员,递了无数个申请,超终学校同意了我用实习经历和英国的课程来转换学分,我才得以顺利提早毕业。
我想,这些事例给我的超大启示,就是没有我做不到的事情,只有我不够想要做到的事情。提到这些,不是想教大家来钻空子,而是我认为美国大学非常人性化的这一点,使得我们可以更加按照我们的想法来安排大学的生活,不用太被学校的规则吓到。
我的学校认为,本科培养的更多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而这一点有的时候并不百分之百需要从课堂上得到。
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超好个大前提是,确认你有没有已经很明确的方向,比如有的同学高中就已经决定了要学习物理数学方面,有人只想学习商科等等。包括有没有很明确不想要学习的方向,都应该纳入考虑。
我认为专业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超好是你对于这个专业的学习得心应手的程度以及兴趣直接决定了你的成绩,
第二是从长远来看,专业和就业直接相关,那么选校的时候如果能够考虑可能学习的专业排名较高的大学或者行业就业率高的地区,对以后会有很大帮助。
对于高中毕业生和大一学生来讲,因为进入学校真正学习了课程之后才能完整的体会到自己的喜好,所以我觉得专业不需要成为选校的决定性因素,而是把这个决定留到稍后,说不定在大学里会遇到特别好的课程或者教授改变你的想法呢。
我们选择大学的时候,除了考虑教学质量,排名,地理位置等因素,也会考虑一个学校的整体资源和提供的项目的多样性。
多多注意学校提供的各种项目并且加以利用能让大学的生活充实得多。你会发现,大家上的都是同一所大学,可是玩到的东西特别不一样。
首先,我个人超推荐的,是一定要利用学校提供的Study Abroad(出国留学)机会,再多给自己创造经验。
虽然我们本身已经是国际学生,但是能够在大学期间利用这个机会去更多的地方,一定可以带来更加丰富的体验和感受。
以我个人的经历来讲,我意识到要去利用这个机会已经是大四了,所以只来得及在英国交换了一个学期。但是这一个学期不仅让我体验到了不同的学习方式、文化,也让我拥有了非常难忘的旅行经验。
我认为交流的这个学期在我整个大学生涯里面意义非常深刻,甚至对我很多的观念造成了影响。
和安排课程表一样,只要稍微在这一方面下一点心思,学校能提供给我们的机会其实有很多。
我高中的好朋友也在美国上大学,经过她的安排,在四年的时间里她先后在欧洲、日本、韩国和澳洲交换了五个学期,并且顺利的毕业。这样的四年大学生涯,难道不比光在学校里考试要丰富的多吗?
我想已经或在准备远赴美国的大家,一定能够体会的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的重要性。多参加留学项目,不仅能学习更多不一样的东西,还能在世界各地都建立起自己的人际关系,这对于大三大四即将面对求职的同学们是非常重要的。
更吸引人的是,大部分学校的交流项目是与其他学校合作的,如果是经过学校认证的合作项目,交流的费用一般都包括在大学的学费里面。
如果你想要参与的项目恰好没有和学校合作,也是可以通过学校的办公室安排完成的。
以我自己交流时候的经验来看,很多项目的学费比美国的大学一学期还要便宜许多。
并且,因为每一个国家的评分标准都有区别,很多美国的大学在转换学分的时候,会把交流的成绩计算学分,但是不计算绩点。
这意味着你不太需要担心某一个国家学术压力太大而对自己的成绩产生影响。一趟交流下来,收获了经历和好看的成绩单,还节省了学费,何乐而不为?
那么要去怎么寻找这些项目呢?其实和选校的时候差不多,确定好自己想去的几个地理位置,多去学校的网站上观察一下等等。大学里通常也会有专门的部门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想要的项目。
第二,很多学校在春假、感恩节等等,会有学校或者是社团组织的Alternative Break Program,类似于一个迷你夏令营。
这种项目通常会在学校附近进行一些活动,比如开车去登山露营,或者通过义务劳动等方式进行学习。在我们学校这个项目也有远赴南美或者亚洲的选择,可以去帮助贫困地区的学生们修建房屋或者支教。
这一类项目不仅仅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简历经历,在项目中认识的同学和朋友也是一个很大的收获。我在大学期间参加的一次活动,就让我得到了两个志同道合的挚友,和赏识我的教授。
学校能够提供的资源还远远不止这些。大到奖学金(包括入学之后的基于学术或者成就的奖学金项目)、职业规划和指导,小到平常作业的辅导和修改,一般都会有相应的部门或者人员来帮助学生解决。
只要能加以利用,这些资源会对大学生涯中的大小事起到很大的帮助。
大一的时候,虽然还不太明白课外活动的重要性,我也跟着周围的小伙伴一起参加了几个社团的活动。
不管是在申请过程还是上学的过程中,总听到周围的人一遍遍的重申课外活动的重要性,但是参加这些社团到底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
我在大一的时候分别参加了几个不同性质的社团,有舞蹈、戏剧和学生会等等。虽然占用了我一部分课余时间,有时候作业多的话也会觉得有点忙不过来,但总的来说我认为是非常值得的。
作为一个社团的成员,在学校举办各种活动的时候能出一份力,在大家面前刷刷脸,是一个特别好的认识朋友的机会。在社团里可能每周都会开会,大家也会一起相约吃饭或者出门游玩,在这样频繁的相处下很容易交到好朋友。
经过一两年之后,大部分的人也会从一个普通的成员进阶成为社团里比较核心的一份子,或者是在社团里面担任管理的角色。这个时候,通过组织社团的大小会议和校内外活动,对学生能起到很大的锻炼。
比如,我在舞蹈社期间和其他团员一起联系本地的慈善组织,为他们进行募捐表演。在这整个过程中我学习到的组织和交流能力,我觉得对我而言在之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我的同学们也非常善于把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社团的活动上去,比如商院的同学会给社团活动进行成本预算,戏剧专业的同学就在学生会组织的年度表演里担任导演等工作。这些活动在教授的眼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有的时候,多思考一步,不仅仅是去参加社团,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创办社团,或者加紧与周边其他学校的联系。
这些经历会让你回顾大学的时候充满成就感,并且也是非常好的简历内容。很多活动,我和同学们都是抱着“也许不会成功,但是试试看吧”的心态去做的,但是有敢想的心态,我们总能够有好的结果。
所以,如果在学校暂时还找不到自己的圈子,那就努力自己建立一个吧。
转载搜狐
武汉华通留学 400-636-6901、027-87611878 华通留学(iaeChina)目前在伦敦、多伦多、温哥华、奥克兰、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珀斯、中国香港、东京、首尔等世界核心城市都设有海外办公室。所有华通留学的学生都将享受全球化的教育服务。 世界范围内的海外办公室将向华通学生提供当地住宿家庭的安排、机场迎接、护照/签证延期、全程生活指导、迅捷的转学协助、日后就业选择、移民办理咨询、以及学生和家长间的提供全天候紧急联络等服务,超大限度解决各国留学家长们的后顾之忧。希望家长们和同学们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升学之路,详情请咨询武汉华通留学。 高考留学优惠,扫一扫知晓!
电话:027-87611878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光谷国际广场A座609-610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