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实践我们在路上
海派学院2022年度公益活动—慈城印记,这个暑假在华通海派师生,宁波大学商学院本科生第五党支部的助力下,带领同学们感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之处,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把非遗文化与社会公益实践二者相结合,用自己的力量传承传统文化,全面立体地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公益团队成员分别分成四个学术小组,从国药文化、非遗文化的价值、非遗文化的传播研究等不同侧面进行学术探讨以及发展思考。通过学术小论文、视频等方式的呈现,勾勒出慈城药商的变迁轨迹,将优秀的非遗文化进行充分展示、宣传与传播。
国药文化的发展和未来
队长:奔昊
成员:笑怡、禺砚、凯粤
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药,是我国的国药。
在华通海派导师和宁大商学院学长学姐的指导下,到慈城进行实地探访,慈城是药商故里,药商文化连绵千年、长盛不衰,拥有着深厚的内涵和底蕴。同学们以此为线索,深入药商博物馆,探寻国药文化的宁波记忆。
在四位同学的研究互动下,从中药与西药现状的对比,到中药发展的策略,得出了一系列关于中药发展的思考,从商业层面、宣传层面、文化层面解读了对未来国药发展的展望,中医发展既要关注当下,也应思考过去、畅想未来。
非遗文化如何保护和发展
队长:诸葛源
成员:家仪、雨莱、荣柘
非遗文化是蕴藏在物化形式后的精湛技艺,是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丰富的精神蕴含等多种非物质形态的综合内容。而如今科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传入,致使非遗文化正在一点一点被代替,继而疲惫应付或选择性忽略直至那些传承文化缺失传承、从而面临消逝……
诸葛源、家仪、雨莱、荣柘四位同学针对这一现象发出了“非遗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有力呼声和新锐观点,全程参与慈城探访、执行、跟进该实践活动,与宁波大学商学院本科生第五党支部精诚合作,共同创新,共同推广。对非遗文化进行文化保护发展的良策,助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非遗文化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未来,我们应该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挖掘丰富内涵,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的形象,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让非遗文化绽放出更加迷人的时代光彩。
非遗文化的价值和思索
队长:雨莹
成员:芊诺、屿宁、岱延
雨莹、芊诺、屿宁、岱延以慈城药商、年糕为依托,通过实地探访,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通过慈城药商历史、年糕诞生、扎染文化体验等学习了解,对非遗文化的价值进行思索与创新,赋予其全新寓意,感受其文化韵味。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当代社会的价值较为集中地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认知”价值,它可以增强当代社会的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识,使绵延数千年的民族文化传统血脉不为当代人所忘怀;其二是“促进”价值,它可以发挥作为传统文化的某些优势,将其本身所存在的某些合理文化内涵充分激发出来,并转换成为推动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
非遗文化的传播价值研究
队长:广骏
成员:俊言、雨茵、子轩
在慈城印记的非遗文化探索实践中,广骏、俊言、雨茵、子轩收集了很多视频、 素材,通过新媒体的通道讲述中国非遗文化故事,呼吁更多的青年学子加入其中。
在当今资讯发达、知识爆炸的时代,非遗核心价值要冲破历史的雾障、时间的阻隔,获得自身的传播空间和良好的传播效果,不仅需要在传播内容上下功夫,还要结合大众传播的特点,在传播非遗核心价值的具体内容同时,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新成果和媒介实体的聚合为当代核心价值观的多成面聚合传播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多种媒体融合与联动的态势,既是当前大众传播媒介互促共赢的需要,符合媒体市场化运作的规律,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取超大传播效应的途径。